山 路
张祺妍(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高一)
(相关资料图)
这条崎岖不平的山路,是外界与三河村唯一的纽带,似乎勉力拉扯着落后的山村,时常又发出几不可闻的叹息。
陈旧的木门已掉了一层皮,门两边挂满了鞭炮,一点火这便摇头甩尾地响了起来,震得人也浑身发烫。苍山瘦水间的三河村不似往日般沉默,红色,热情洋溢的红色挤满了赵木匠的小院。
一进门,摆在当中的是村长用毛笔在红纸上浓墨写出的大字:“恭喜赵临水同学考入大学”。乡亲们摩肩接踵,喜气洋洋地来到赵木匠家中——老赵的女儿赵临水考上了大学,这可是三河村第一个大学生,是天大的喜事!
“阿囡就是有出息,这次到北京去,可是要好好记一下,回来讲给姨听喔!”
“啊呀,我们囡囡要去大城市喽!听说那里买菜都是自己挑自己秤的哩!”
“小山!你可得和姐姐好好学,将来咱也考个高中,考个大学好不好哦!”
人群喧闹中,赵木匠满面红光,腰杆挺出了当年去县城拜师时的威风;赵临水羞涩地低头笑着,用余光在数着地上的鞭炮碎屑。那天,一封录取通知书艰难地翻山越岭,送到了三河村的村口,这个小山村的生命力仿佛一下子迸发了出来,变得喜悦而热闹了。
赵临水的娘去世得早,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。她也懂事,记得小时候赵木匠抱着她到三河村村口,指着那条崎岖的山路,轻言细语地对她说:“看见那条路了吗?路那边,是更广阔的天地。我只能走到这里了,而这条路,你要踏上去啊,要走出去。”这话虽轻,却重重地落在了她心里,路的那边,就是她的方向。
三天后,她又要踏上那条路,不是去往日的县立高中,而是到北京去。这条路越来越远,她的志向也越来越坚定:走出去。
夏天是任性的。一夜的大雨冲淡了地上鞭炮的红色痕迹,冲坏了那条山路,也冲没了三河村的锣鼓喧天。那真是一场灾难,山上的碎石甚至都翻滚着砸到了路上,泥泞不堪中,这条路显得无助而荒凉。
但只有这一条路,这是三河村通往县城、走向山外唯一的路,也是赵临水上大学的必经之路。村里的人一见这路就低下头不再说话,昨日的一切喧闹被碎石压制,只剩下无力的叹息。赵临水站在村口望着,眼眶一下子就红了。碎石挡在她的面前,她感到在大山中,自己是那样渺小,小到看不见外面天空的颜色。
村长急得跳起来,用全村唯一的电话打给维修队,却得到了最快五天的答复。可是两天后,赵临水就应该到达县城,然后坐上火车,驶向辽阔天地。夏季的暴雨是这样恣意,轻易地就浇灭了三河村刚刚燃起希望。赵临水甚至不愿再走到毁坏的路跟前。
路修得很慢。那些碎石堵在三河村每个人的心上,闷闷地透不过气。计划要走的前一天晚上,赵临水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,鸣蝉在夏夜里狂欢,叫得人心烦意乱。那张录取通知书被她贴在床头,月光惨白,“赵临水”的名字映得格外清楚,她看着看着就滑落下泪来,冰冷的顺着她的脸颊洇湿枕头。
她从未嫌小山村破旧落后,而是认为自己背负着爹的未竟理想、全村人倾注的希望,她就是三河村的未来。小山村这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,未来定要拨云破雾,而先进的光明,也要靠他们这一代引来。
她一只手撑着坐起来,然后悄悄出了门。一家一户走过,她想起小时候曾经挨家挨户地蹭过饭、住过夜,想到他们和蔼而饱经沧桑的脸,想到他们疲惫的双眼也曾闪烁出年轻耀眼的光芒——那是听到她考上大学之后,发自内心的喜悦。
夏夜清甜的空气像是泉水在涌动,月光温柔地见证着她这般夜间无眠的人,给尽了陪伴,却从不追问为什么。蝉声奏鸣中,她听见一些响动,从山路的方向传来,就快步走了过去。今夜月光明亮,而她看见了满身月光的乡亲们——
男人们正在搬运最后的碎石,女人们则修整着泥泞湿滑的路面。他们已经大汗淋漓,轻微地晃动一下汗珠就滚落下来,在月光下闪出活泼晶莹的光。赵木匠仍是满面红光,灰发被汗水打湿,反而像初春含露的小草。每个人都专注而卖力,眉头不自觉地皱起,可眼底却是舒展开的笑意,像春风拂去树梢积雪时尽力的欢畅,像他们自己一样——由质朴的韧性而生出熠熠的光。
乡亲们在为赵临水修路,他们拼尽全力也要托举赵临水触摸天空,这个小山村的人们也许会一直安居在山间水间,但他们会让孩子们去看看,山水之外,另一番天地。
赵临水看着看着就看不清了,她的双腿已经麻木而无法抬动了,她就那样竖在那里,蝉鸣闯进她的脑海里轰然作响,她微张着嘴,娘、三河村、乡亲、火车,这些影像混乱地在她脑海里闪过,她又落泪了,滚烫地砸落,落在这片养育了她十几年的山地上。
第二天晨光熹微,赵木匠兴奋地告诉女儿,路修好了。三河村又焕发出了活跃的幸福与躁动,全村人站在路口,看着赵临水提着大包小包踏上这条修好的路。他们愿意赵临水出去,去替他们见识从未看过的新世界。赵临水回过头,眼前是远山如黛,是很小的三河村,是所有的乡亲们,她的父亲母亲们。父亲说过,他们就只能送到这里。
赵临水含着泪笑了一下,然后走上了这条路。这山路崎岖,却是走出去的唯一的路。路的这头,是故乡,是亲人;路的那头,是未来,是远方。她现在要不回头地走出去,可她永远记得三河村的方向。
回头的地方越清晰,向前走的路就越坚定。
(指导老师:王晓燕)
【点评】
文章结构线索清晰,故事情节紧凑合理,主题表达上突出了作者对人情美、人性善的呼唤以及对农家子弟命运的思考。
在一个通常的寒门学子“鱼跃龙门”的故事开头之后,一夜风雨带来了情节的陡转,焦急的少女、无奈的村民、有限的举措让故事的矛盾冲突聚焦、转向。在这样的焦点上,作者生动、深刻地勾画出主人公的内心轨迹,以赵临水的眼光回味、发现来自身边人的光与暖,将纯然的亲情、乡情作为动力,赋予了她走向未来的路与根,这也回应了每个人心中对“人生来处”的思考。
目前文章中父亲与乡亲们的群像还稍显模糊,如能在主人公之外增添一二形象,略施笔墨加以刻画,故事便会更加丰满。(包学菊 高校教师)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