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刚刚看完球2出来,心潮澎湃,然后紧接着就看到了我之前做的《深海》视频里有一个人评论,“你这个视频做的好像一个7岁小孩看完球2出来后大骂无聊”。
(资料图)
我也懒得再做一个视频了,做视频需要花太长的时间,而信息量还是那么多,实在太浪费时间了,就写个文章回应一下吧。
我好想笑,我一直以来,最讨厌的就是把自以为是的“艰深”“隐晦”当做高深的人,好像解读出来后就很高级一样。
对于《深海》,我大可以把所有对应都一一解读出来,像索引红楼一样索引所有的“意象”和“暗示”,但恕我直言那些意象没什么好解读。这位导演把意象给的过于直白,因为他生怕观众看不懂;但却把故事讲的一塌糊涂,因为生怕故弄玄虚得不够暴露出自己的无能平庸。我也大可以结合荣格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各种观点解读一遍,也大可以顺着官博和导演的说法再进行探幽,我甚至可以写出一篇论文来。
可有意义吗?
我问可有意义吗?
《深海》就好像是用蜡做出的满汉全席,看上去真的不错,每一盘菜都有来历,可你让食客吃啊,食客吃到嘴里一口蜡油。
你有好好讲一个故事吗?有塑造好人物吗?有和观众建立起足够的情感链接吗?有足够的人文情怀吗?
不是你在儿童抑郁症、重组家庭、濒死体验等等乍看重大的议题上蹭蹭就蹭到了的。
你用如此单薄和粗糙的人设与剧情,企图与观众建立情感关系;用邀赞式的技术运用,企图换来观众众口一词的赞美;用看似高大上的主题与社会问题,企图换来大众对于立意艰深的夸赞。
可真的做的足够好了吗?
真的对于抑郁症心理有足够的分析和呈现了吗?真的有考虑过梦境与现实逻辑对应的关系吗?真的有思考过观众看丑陋人物的心情吗?真的有解析社会问题、面对普遍抑郁情绪泛滥的当下社会给出坚定的回答吗?
你用一个陌生人的天降正义式的拯救、真心的笑的鸡汤和不开心就会引来丧气鬼的恐吓,力图拓深起电影的深度,结果大家看了半天发现,你说你要下海开油井、怎么半天了还在浮潜?
说句可能冒犯这位的话,写出这句话的人对于他人的认知未必比得上7岁的孩子。
我话就放在这里,《深海》就是和《大鱼海棠》一样的视觉奇观,甚至《深海》在画面上因为滥用技术导致的感官轰炸甚至不如《大鱼海棠》,这部动画只是再次证明了国产动画电影对于讲好故事、传达思想感情的无能。
再来谈谈球2,我一般不太发“推荐”,因为别人听了你的推荐去看电影是要花钱的,再不济也要花精力和时间。我认为钱是小事,精力和时间才是最宝贵的。
之前还有位兄台说他“只会推荐,不会像你一样不推荐”,我只能说我经常“不推荐”,说白了不去看也仅仅是错过了一部口碑两极分化、7点几分的电影。
而我这次是非常推荐大家去看《球2》的,去电影院,看看中国人对于宇宙的理解、看看我们文明走向的一种可能。
我是00生人,我14岁那年第一次在书店看到三体,买了三体第一本(我还是看了书扉页的印刷版次才想起来的),当时我没黑天没白天的看完了三体一,随后这种震撼留存了很久很久。
直到我一年后才再次在书架上看到三体二和三,然后又是没黑没白读完了,然后陷入了深深的抑郁。你难以想象一个程心带给了15岁的我多大的伤害,不过三体三的结局我是喜欢的。宇宙的辽阔、文明的火花一闪、万物归零的失败和永恒的死寂共同凝固在了这本书最后的一页,也留给了一个人在精神上和宇宙观上重大的震撼。
我对于科幻的态度都是,喜欢,但也没那么喜欢,科幻是我读的众多书中的很少的一类,当年我还看过何夕等等作家的作品,但三体对于我来说永远是留下震撼最深最特别的。后来我也陆续读了大刘出的其他的书,但总还是不如三体。
那个时候,我永远也不会想到有一天我可以看到球1和球2这样的电影。我可以说,球2这部电影的故事倒是次要的,它最主要的是传达出了在中国视角下的宇宙观、文明观,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命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,我们该如何泅渡过时间的长河、切断与太阳系联系的脐带、走向茫茫未知。而在这份宏大的宇宙观和文明观之后,球2也没有忘记探讨科幻最常探讨的主题,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、生与死的关系。
我当初在看《星际穿越》时,除了被震撼之外,隐隐不满意的还是这部电影将一切归结于“爱”这个落脚点,“爱”并非不重要,但相对于宏大的宇宙和文明来说,“爱”这个答案太空泛了。
球2给出的则是另一个答案,我们要坚信、要实干、要行动,我们会遇见无数的困难,但遇山移山、遇海填海,爱是我们的动力,但爱不是一切的答案。
在视觉上球2是中国电影工业的又一座里程碑,是工业对于小作坊、小工作室、小团队的碾压,这可以说就是发生在当下的电影界的工业革命。
就像我说的,要画面有画面、要配乐有配乐、要演技有演技、要故事有故事、要节奏有节奏,这是一部可以打99分的电影,剩下1分我要留给希望。我希望中国电影多一点球2,少一点文艺病、少一点故作高深、少一点傲慢和无知,更少一点喜欢“索隐探幽”的自以为高级的“大人”。
另外,别以为人没有看过好东西,别自以为是的揣摩别人的心理和学识,更别自以为是地揣摩别人的经历。
我一说不推荐深海,要么有的说我幼稚,要么有的说我家庭幸福没有感同身受过。你发现没有,他们并不是去分辨电影的高低好坏,而是去攻击看电影的观众,包括官博转发过的什么“看不懂的人是生活太幸福了、家庭太美满了”,抱歉,有的是看得懂但懒得去理你这华而不实的东西的人。
我只是不愿意公开发疯,也不愿意放弃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理性防线,不愿意放弃我这么多年来和自我情绪和解的成果。
我也可以发疯,什么“你们这群健人XXXX”,我不认为这种发疯能解决任何问题。根据我的经验,在没有出现躯体化症状的时候,想要化解抑郁情绪,要么远离造成抑郁情绪的外部环境,要么与自我情绪和解,学会接受和自我心灵按摩,允许自己暂时的崩溃和发疯,但总要重整旗鼓面对生活。如果真的出现了躯体化症状,比如失眠、厌食等等,尽早去咨询心理医生,去按照医嘱服药。
我们不需要南河,不需要天降英雄更不需要天降小丑,我们需要的甚至也不是“鼓励”,而是“接受”,接受可能父母就是不爱自己的事实,接受一些自己的情绪,学会不再向外界索取爱,而是爱自己,学会向自己热爱的领域投入精力和爱,节省对于外界声音的回应和停止无休止的自证。
这是我最后一次谈到《深海》,还是那句话,既然推荐是被允许存在的,那么不推荐想必也可以存在,我仅仅是不推荐大家去看《深海》而已。
X 关闭
X 关闭